古代墓葬风水学 阴宅风水学

2023-09-05 15:12:08
版权说明: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,若有侵权请联系处理。

古代墓葬风水有什么讲究

古人选择墓地考虑的因素依次为:一是京城附近,其风水不消说自然是好的;二是故里、采邑或祖籍地,符合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;三是死亡地,如任所、战场等,这往往是格于形势,如交通制约等;四是其他地方,古人对于阴宅的重视不亚于阳宅,特别讲究“事死如事生”。因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。许多国君的墓不是背山面河,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,甚至有的国君墓干脆建在山巅之上,以显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。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别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,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。《大汉原陵秘葬经》就曾记载:“立冢安坟,须籍来山去水。”

晋朝的风水大师郭璞在《葬书》一书中说“葬者乘生气也,气乘风则散,界水而止,故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。”风水相墓就是指古人在选择墓地时对气候、地质、地貌、生态景观等环境因素的综合评测,以达到避凶趋吉的目的。纵观历史,墓地风水学孕育于先秦,盛行于唐宋,泛滥于明清。墓地风水能决定后代的贫富贱贵,子嗣繁昌,家族的兴盛衰落。北宋司马光在《葬论》中曾述“世俗信葬师之说,即择年月日时,又择山水形势,以为子孙贫富贱贵,贤愚寿夭,皆系于此”。如相传孔子墓前有条金城界水,以至孔家后代人才辈出。就连理学大师朱熹也对风水思想深信不疑“神灵得安,则其子孙昌盛,而祭祀不绝。《周易·大壮卦》说:“适形而止。”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,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记载:“太公望封于营丘,地泻卤,人民寡,于是太公劝其女功,极技巧,通渔盐。”这其实就是我们古代先民根据环境的客观性,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现。根据实际情况,采取切实有效的.方法,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,回归自然,返璞归真,天人合一,这也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。

风水学理论认为:葬地内有生气,生气可以带来福音。而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,遇风吹就会失散,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。所以,古人寻找墓地,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,即风吹不到、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动的地方。后来,人们将风水概念扩大到城市、民居等领域。为了加以区别,人们将风水划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大类。古代帝王陵寑,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确实都占据着华夏大地的一处处“龙穴砂水无美不收,形势理气诸吉咸备”的“吉壤”。而这些“吉壤”的选择,也无不表现了我们的祖先对于民族血脉永继、繁荣昌盛所寄予的深深祝愿。由于古人“事死如事生”的伦理观念和丧葬习俗,古代帝王的大墓里往往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和金银珠。

古代墓穴的布局

陵墓的布局可概括为3种形式

1、以陵山为主体的布局方式:以秦始皇陵为代表,其封土为覆斗状,周围建城垣,背衬骊山,轮廓简洁,气象巍峨,创造出纪念性气氛。

2、以神道贯串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:重点强调正面神道。如唐代高宗乾陵,以山峰为陵山主体,前面布置阙门、石象生、碑刻、华表等组成神道。神道前再建阙楼。借神道上起伏、开合的空间变化,衬托陵墓建筑的宏伟气魄。

3、建筑群组的布局方式: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,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。在神道上增设牌坊、大红门、碑亭等,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,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。

古代陵墓有土穴墓、木椁墓和砖石墓三种。

1、木椁墓:进入阶级社会后,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,王和各级贵族的墓,都用木材筑成椁室。椁是盛放棺木的“宫室”,即棺外的套棺,在椁内分成数格,正中放棺,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,称之为厢,分别安放随葬品。

“黄肠题凑”是木椁玄宫的发展,黄肠是指柏木黄芯即榫头用柏木芯;题凑是指椁室的构筑形式,榫铆结构前身,方木交叉构筑,榫头后无现实建筑意义,成为礼仪象征,即为“题”,“凑”为构筑形式。至汉时,榫头已脱离椁木,在椁室周围堆放,成为“题凑”,若从内侧看,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。

2、砖石墓:从汉代开始,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,木椁墓室逐渐被取代,这是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。西汉中期,中原一代流行空心砖墓;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石室墓,墓室中雕刻着画像,故称“画像石墓”。

3、土穴墓:在北方黄土富集地区,利用土层厚,粘性强,质地均一和降水少的特点,开凿成土洞土宫,壁面有精美雕刻和壁画。

扩展资料

发展历史

古代习用土葬。新石器时代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竖穴式土坑墓,地面无标志。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巨大的墓穴,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,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、马等随葬。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,尚未发现确切地点,陵制不详。

看坟地牢记三招

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,设有固定陵区。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县,规模巨大,封土很高,围绕陵丘设内外二城及享殿、石刻、陪葬墓等。据记载,地下寝宫装饰华丽,随葬各种奇珍异宝,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。汉代帝王陵墓多于陵侧建城邑,称为陵邑。

唐代是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,有的陵墓因山而筑,气势雄伟。由于帝王谒陵的需要,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,称为上宫;同时陵外设置斋戒、驻跸用的下宫。陵区内置陪葬墓,安葬诸王、公主、嫔妃,乃至宰相、功臣、大将、命官。陵山前排列石人、石兽、阙楼等。

北宋除徽、钦二帝被金所虏,囚死漠北外,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市,规模小于唐陵。南宋建都临安,仍拟还都汴梁,故帝王灵柩暂厝绍兴,称攒宫。

元代帝王死后,葬于漠北起辇谷,按蒙古族习俗,平地埋葬,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,因此至今陵址难寻。

明代是陵墓建筑史上另一高潮。明代太祖孝陵在江苏省南京,其余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,总称明十三陵。各陵都背山而建,在地面按轴线布置宝顶、方城、明楼、石五供、棂星门、祾恩殿、祾恩门等一组建筑,在整个陵区前设置总神道,建石象生、碑亭、大红门、石牌坊等,造成肃穆庄严的气氛。

清代陵墓,前期的永陵在辽宁新宾,福陵、昭陵在沈阳,其余陵墓建于河北遵化和易县,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。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明陵,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。空间布局和艺术构思陵墓是建筑、雕刻、绘画、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-陵墓

各朝代墓葬位置顺口溜

为什么盗墓贼说“葬山不葬顶”?这话隐藏着什么玄机呢?

古人在选择埋葬之地时,讲究选一处风水宝地。何止墓地讲风水?古时候活人住的房子叫阳宅,建造时要讲究风水;死后住的坟墓叫阴宅,落葬时也要讲究风水。因此,风水又有阳宅和阴宅之分。

风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,也称青乌术、青囊术,堪舆。风就是元气和场能,水就是流动和变化。

名著《葬书》中有云:“葬者,乘生气也,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,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,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。”所以说,人们期望通过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的选择,从而以达到趋吉避凶的愿望。

“葬山不葬顶”之说按照风水学说法:风水,风乃天之气,水乃地之血,血聚则为财。在“地有十不葬”中有一条讲到:孤独山头不能葬。这里原因是坟墓要讲究“藏风聚水”

风水上有句话叫:“不怕头上骑,就怕脚下吸”。气皆是由山头往下走的,下势能吸上势之气。葬在孤独山顶上,收不住风气,有容易出现对后代不利一说,这便是“葬山不葬顶”这一说法由来。关于“葬山不葬顶”等,这些都是风水上的说法。

至于后世人信不信风水玄学,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。历代墓葬的差别注意“地有十不葬”中所说的“孤独山头不能葬”,是指孤独山头,即孤立而四周无环绕收抱的山顶。

从盘点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墓葬情况来看,后世人也可以看出:并不是都不葬山顶,也并不是都“埋坡不埋岭”。

1、春秋战国及西汉早期的墓葬一般多都葬于山的最高处,或接近山顶的位置。2、西汉中后期的墓葬一般在山岭之上,不选择最高处。

3、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,大都选择在半山腰处。4、隋朝、唐朝至宋朝的墓葬,一般埋在山腰或山坡下面。5、特别在唐朝,大人物的墓葬也选择在山体之内,凿洞入山

盗墓者一般都懂些风水学及古代历史,所以对各个朝代的葬俗也有所研究,因此也不乏出现了一些盗墓高手。这些“行家高手”对有些墓葬的判断,也确实令人惊讶。由于我国各个时期墓葬的位置各有不同,

所以盗墓者们也总结出了一句顺口溜:“春秋战国埋山顶,秦汉大墓埋山岭;东汉南朝选山腰,隋唐宋尸坡下挺。”历代墓葬的演变为何会出现“由山顶,向山腰,山坡逐渐过度”这样的墓葬演变呢?

风水学从一开始的原始认知,随后认知一步步加深,原有的风水认知也会随着历史演进,逐渐被修正乃至颠覆,趋向更合理、更精准。风水学,从诞生至今,也是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。“龙脉”说法按照风水说法,放眼眺望,一道群山延绵起伏山脉,

伸向远去,有隆起有低落,在风水堪舆学上即称之为龙脉。风水学认为,山之所以会隆起,乃气的作用,即这条龙脉的地气在运行,运行时气旺之处使得地面高耸起来。